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扬州站长网 (https://www.0514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传媒 > 正文

鼠年展望:共享理念如何改变了技术世界?

发布时间:2020-01-23 00:23:45 所属栏目:传媒 来源:站长网
导读:副标题#e# 外国人回国后到底有多难?前段时间,抖音up主@萌叔大卫老师用一口流利的中英文混杂、发自肺腑的吐槽视频在网上火了一把。在中国,不想开车了可以骑共享单车、可以坐地铁、可以打滴滴;不想做饭了可以点美团、叫饿了么;想去一趟****,溜达着分分

如果用共享的思想来理解容器,它可以实现的就是分时的资源共享,相较来说,虚拟机则是一种分区独享资源的模式。打个比方,前者类似于分时段的公交车专用道,后者相当于全天不分时段的公交车专用道。因此,容器比虚拟机的资源利用率更高,成本也更低。同时,容器还能保证企业应用的快速上线,甚至是频繁上线,进而加速业务的创新。

所以,这也让基于容器的微服务甚至是无服务架构变得盛行起来,影响着企业应用软件的架构设计、开发和运维方式。比如,中台就是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创新技术方法论。

经过多年的技术演进,如今市场上已经有不少成熟的中台产品,除了最早入局的阿里、腾讯,包括华为、浪潮等传统科技企业也陆续对外输出中台产品和服务。但话说回来,虽然中台具有灵活、共享、低成本、高复用等诸多优点,然而,其中的挑战也不少,比如实施难度大、时间长、复杂度高、投入大等等。因此,企业考虑是否上中台,其实应该回归自己的业务需求,考虑其中的投入产出比,应该由业务驱动,而不是由技术驱动。

更海量的数据共享——数字化转型加速

不只是中台,当下新技术、新概念越多,企业越要理性对待,以业务需求作为出发点,制定全局的战略规划,才能步步为营,实现数字化转型。

回看过去几年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特点,大多数还以某一种或某几种新型技术的单点应用为主。而进入下一阶段,技术的融合会更加明显,因此,所谓的全局视角也会变得更加重要。这时候,更大范围内的数据共享将成为企业的一个努力方向。

具体来说,在数字化的第一阶段,企业实现的是内部资源和信息的联动,而在下一阶段,企业还要眼睛向外,与客户、合作伙伴,甚至是过去的竞争对手进行连接和互动,构建产业链生态平台,将闲散需求和资源进行整合,并通过共享让每个单体企业获得规模效应的红利。这也就是所谓的产业互联网。

在这方面,IT服务商们也在努力。

比如,今年“画风突变”的甲骨文就提出了新的使命——帮助人们以新的方式看待数据,挖掘洞察力并创造无限可能。通过甲骨文从IaaS、PaaS到SaaS全面的云服务,企业可以更好地实现系统间的集成,打破数据壁垒,挖掘数据的价值。而面向具体行业,甲骨文也有新尝试——与和合谷、外婆家、兜约、美味不用等、哗啦啦等餐饮企业、餐饮应用软件供应商和数据平台服务商共同发起成立了餐饮行业数据联盟,基于此建立餐饮行业数据标准,为餐饮行业全面数字化铺设基础。

对此,SAP则从另一个角度思考,提出了“体验管理”的理念————通过整合体验数据(X 数据)与运营数据(O 数据),衡量并提升企业的客户体验、员工体验、产品体验和品牌体验。基于系统的集成、云端的打通,运营数据的获取是SAP作为管理软件厂商的传统优势,它帮助企业了解的是自己的员工、客户和合作伙伴正在做什么;而现在,SAP又进一步把体验数据嵌入到CRM、ERP、 HCM等系统应用中,则是为了帮企业进一步了解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做,然后有的放矢地优化用户体验,完善业务流程。

也就是说,接下来不仅更大规模的数据会被连接在一起,它们还会在更多维度上交叉组合,重构新的商业世界。而要对如此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预测,就需要高阶的算法、更大的算力,以及更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

如今,在软件领域,人工智能基本上以“嵌入式”的方式存在。比如,IBM发布的数据及人工智能平台Cloud Paks for Data中就嵌入了大量的Watson AI服务,包括Watson Knowledge Catalog、Watson Studio、 Watson ML、Watson Openscale、Watson Assistant等等。此外,微软今年也进一步深化了人工智能在Microsoft 365和Dynamics 365中的应用。举例来说,在其最新发布的Project Cortex中,就能够借助人工智能构建的知识网络,对企业内的数据进行推理分析,为用户提供洞察;而将Cortana引入商用领域,也能够为用户提供更简单便捷的操作。

技术价值的共享——从商业回报到科技向善

当然,技术的不断更迭与创新,除了改变商业,同时也在改变社会发展,为人类造福。在这方面,我们在2019年也看到了一个高频词——科技向善。

举几个例子:IBM与联合国、红十字会以及其他GNO组织共同发起了名为“CALL FOR CODE(代码集结号)”的项目,号召全球开发者贡献自己的编程力量,一起应对地震、泥石流、火山爆发、飓风等自然灾害带来的网络瘫痪、建筑坍塌、疾病蔓延等灾后困境;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的技术团队与专门服务视力障碍人群的公益组织红丹丹视障文化服务中心合作,将深度神经网络语音合成技术应用于为盲人朋友生产高品质的有声内容,让视障人士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聆听来进行学习;百度通过 AI 寻人计划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帮助寻亲家庭找回丢失的亲人。

除此之外,英特尔也在其发起制作的纪录片《你好 AI》中也呈现了许多AI向善的真实案例,比如:在非洲撒哈拉沙漠附近,AI机器人模拟火星勘探任务;在中国敦煌,敦煌研究院用AI为文物打造“数字档案”,与侵蚀洞窟的风沙和生物“拼速度”;以及利用AI技术拯救濒危动物、攻克医疗难题、提升农业水平、变革交通出行等诸多实例。

可以看到,让技术价值造福于人,既是科技的起点也是归属。而人,才是科技的尺度,人类的价值观、道德观与责任感将决定科技的未来。如果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机构都能所思如此,那么人与科技将建立起更稳固的信任基础,未来将变得更可期,我们也将走得更远。

(编辑:应用网_扬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