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扬州站长网 (https://www.0514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产品 > 正文

活跃度高就是好社群吗?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发布时间:2016-05-12 14:49:11 所属栏目:产品 来源:鸟哥笔记
导读:活跃度高、能变现的社群就是好社群吗?什么样的社群才是一个好社群?我想,对于这个问题,广大的社群人一定绞尽过无数次脑汁,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标准。然而,目前

社群目的的变化只会发生于群成员的相互交流互动中,而不会静态地裂变。这也是很多社群可以利用淘汰制剔除旧成员,并不断吸纳新成员的理论依据。当然,你尽可以把社群主或单个群成员的目的当做社群目的,不过,这肯定会限制社群的自发展,群成员也无法在简单规则的作用下创造出更大的价值,社群将缺乏丰富性和多样性。而这,本质上已不再是我所认为的社群了。

实现社群目的的保障—控制

我们知道,要想达成目的,群体必须有序,要实现有序,必须对群体渗入控制。所以说,控制是达成社群目的的保障。

1.简单规则——社群实现控制的手段

现实生活中,实现控制的手段多种多样,比如:

国家要实现有序,采取的是国家机器手段控制;

军队要实现有序,采用的是命令和纪律进行控制;

企业要实现有序,利用的是一套组织行为学进行控制,具体来说,就是薪酬,绩效,股权等等。

社群要实现有序,应当采取什么手段进行控制呢?

我认为,如果要对社群成员形成控制,必须采取一套 “简单规则”。如果说控制是实现目的的保障,那么规则就是实现控制的手段。

本文已多处出现了 “简单规则” 了,到底什么是简单规则呢?简单规则有何巨大能量?我们先来看一个蚂蚁的例子:蚂蚁由于体型弱小,视力不佳,在觅食活动中,每只蚂蚁只能完成非常简单的任务。它们的行为规则也非常简单:从蚁巢出发,见到食物就折返,同时沿途释放信息素以吸引其他同伴。然而,就是这么简单的行动,使得蚂蚁找到了食物和巢穴之间的最短路径。

原来,蚂蚁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有的走了直路就发现了,而有的走了弯路才找到。由于蚂蚁释放的信息素挥发很快,导致长通路没有短通路有吸引力。于是,越来越多的蚂蚁能通过越来越短的路径到达食物处,而那些比较少蚂蚁走、信息素淡的路径便慢慢被放弃掉。由此,一条从巢穴到食物处的最短路径出现了。这就是通过简单规则的控制,让个体相互作用,相互互动,形成有序价值,从而爆发群体智能的伟大之处。

而对于社群来说,简单规则的核心是一套发言机制、议事规则。它固化了群成员间的配合方式,告诉群成员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以及怎么做。

社群不像国家和军队,可以采取暴力手段控制,也不像企业,可以靠薪酬控制。这是因为,社群成员之间是弱关系连接。因此,我所说的对社群进行控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强制性措施。而是通过 “简单规则”,群成员形成自组织自运行,自发产出高质内容,从而实现社群目的,并且涌现巨大价值,达到真正的 “无为而无不为”,这才是控制的最高境界。由此也可以看出,通过简单规则对社群进行控制,与 “去中心化” 组织的核心是一致的。

2.如何设定 “简单规则”

从蚂蚁觅食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简单规则” 对于社群来说,本质上是一套社群活动的流程与方法。它不同于群规,也不同于繁复的互动技巧。它是社群活动的一套基本机制,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我们在设定规则时也必须遵循这些特点:

A.“简单规则” 是每个成员都必须执行的。在蚂蚁觅食中,每个蚂蚁都必须遵循觅食规则,才能最终找到最短路径。在社群活动中,每个成员也必须遵循 “简单规则”,才能达成社群目的,涌现巨大价值。

B.“简单规则” 是每个成员都很清楚的。蚂蚁对觅食规则是本能反应,“简单规则” 也必须内化到每个成员的思维中,成为思维和行动的习惯。每个成员不但要清楚,而且是条件反射式地做出反应

C.“简单规则” 必须可衡量、可记录。顾名思义,“简单规则” 必须简单清晰,群成员在执行时,能够方便被衡量和记录,到底是遵循了还是违背了规则。蚂蚁的觅食规则就是简单可衡量、清晰可记录的,毕竟对于有没有发现食物并折返(是否执行了规则),所有的蚂蚁都可以立即做出判断。而诸如 “每个成员都要有良好的意愿”,“每个人都要凭良心行事” 等,这就不是可衡量可记录的规则。

D.“简单规则” 应具有互动性。蚂蚁通过释放信息素达到互动,社群的 “简单规则” 也应该能够促使群成员达成互动,传递信息,交流想法,表达情绪,等等。在这种相互作用下才能实现目的,涌现价值。

E.“简单规则” 应保证每个成员的独立性。蚂蚁在觅食活动中,并没有一个发号施令的 leader。在社群中,单个成员在执行简单规则表达想法、做出行动时,也必须是独立的,而不应受制于群内的 KOL。这样才能保证涌现出来的价值具有无限性、多样性。

因此,我所说的 “简单规则”,与所谓的群规有着本质的区别:群规是针对群成员的限制性准则,它规定群成员 “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类似于一个企业中的员工手册;“简单规则” 是社群的流程性保证,它指导群成员 “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类似于一个企业中某项工作任务的具体流程。

在一个社群中,不准闲聊、不准打广告,这是群规;每个群成员必须在特定时间内完成某个任务,并对任务作出评价,以甄选最优答案,这是规则。相比之下,规则比群规对于社群的成败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规则是群成员的发言机制、行动指南,是促成群成员自组织自运行的动力,是社群生产内容和产品、创造价值等的根本方法和基础模式。 

总之,社群必须通过控制才能实现目的,而 “简单规则” 则是社群实现控制的手段。无论是入群门槛、群规,还是互动技巧等等,它们都是无关乎根本的一些辅助运营技巧,真正决定社群成败的,是其内在的运作机制,即 “简单规则”。

评判社群好坏的4个具体维度

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知道了,能够更好地完成社群目的的社群才是个好社群,这是评判社群好坏的唯一标准。要想更好地完成社群目的,我们必须对社群进行控制。但是这种控制不是强制性的,而是通过一套 “简单规则”,群成员形成自组织自运行,社群能够自我维持。如此,社群方能涌现出群体智能,创造巨大的价值。

我们把这个标准进行拆分,于是便得到了以下四个具体的评判维度:

是否有一个一致认同的共同目的 

是否实现了对社群的有效控制 

是否有一套简单可执行的规则

是否实现了社群运转的自组织和高质量

这四个维度使社群主在评判一个社群时,可以做到客观有效、真实可行。如果我们对一个社群的好坏有了把握,那在今后的社群运营中将变得更加的有针对性和有方向感。

一句话,它能让我们做到心中有数。

(编辑:应用网_扬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