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扬州站长网 (https://www.0514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人物访谈 > 专访 > 正文

腾讯创始人Tony对谈:如何看待现在的腾讯,以及将来的腾讯?

发布时间:2016-05-16 04:45:35 所属栏目:专访 来源:腾讯公众号
导读:今天腾讯内部有一篇文章引发热议,鹅厂员工纷纷在内部论坛讨论。本文作者系腾讯“大师兄”Tony(张志东)——腾讯创始人之一,腾讯前CTO,以独到的见解和超强的逻辑思维在

腾讯创始人 腾讯发展史 腾讯

今天腾讯内部有一篇文章引发热议,鹅厂员工纷纷在内部论坛讨论。本文作者系腾讯“大师兄”Tony(张志东)——腾讯创始人之一,腾讯前CTO,以独到的见解和超强的逻辑思维在腾讯内部为人所称道。

经Tony同意,我们将腾讯内部这篇文章独家奉送,分享给每一位做产品的小伙伴,以及热爱互联网的你。

Tony已经卸任腾讯CTO一年多了,他的近况如何,他是否还关心鹅厂的产品和服务?带着这些问题走进Tony办公室时,他早已在那里等候。没有西装革履,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穿着发白的牛仔裤,态度和蔼,待人礼貌,准确的说,他与一般技术专家并无二致。

开口讲话,Tony便展示出清晰的逻辑和直言不讳的个性。他依然很关心鹅厂的产品和服务,他的生活挺简单,工作之外,看书下棋,为此还经常给同事提意见。周末陪太太和孩子散步、爬山,与我们大多数人没什么两样。

对于产品,他直言不讳地提出意见,他认为腾讯有些产品,太过自我PR,容易自我沉醉。

对于团队,他说应该与个体互相促进,如果个体在团队得不到成长,那不妨换一个地方,屈就并不是一个好的选项。

也许因为这样的缘故,Tony才被同事亲切地称为“大师兄”。

相信好产品会自己说话

问:你卸任公司CTO已经一段时间了,卸任后看公司的角度和看法,与担任CTO时有何不同?

Tony:很不一样,担任CTO时,每周都参加管理会议,参与公司决策,对公司的了解会比较清楚;卸任后,更多从新闻报道、产品发布等渠道了解公司变化。当然,对公司的关心还是一样的。

我相信好的产品自己会说话,只需体验一下公司的新产品,哪些产品有诚意,哪些产品有问题,我很快就可以感受到。从新闻报道也可以看到公司多方面的进步,有时也看到一些文章太软性,能看出有些团队在刷存在感。

问:如果你发现一些产品有问题,现在会用什么方式跟产品团队说?

Tony:刚卸任时我还没有适应转变,遇到不好的体验,就直接找来同事质疑一通。我需要不时提醒自己,卸任后说话应该柔和一点,但性格难改,经常说话还是很直接。这里顺便向打扰过的产品团队道歉。

问:被你挑战的团队压力很大吧?

Tony:我相信真正优秀的团队能承受尖锐的批评,如果你的产品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那就不应该在乎外在批评,批评能促使你进步。

与其回避问题,不如真诚对话

问:乐问(注:腾讯内部论坛)可以说是在你的倡导下建立的,当初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Tony:当初建设乐问时,我有两个期望:一是可以说真话,而非套话;二是希望能用上碎片时间。在这个过度社交的时代,有很多匿名社交,有各种各样的的群,信息不透明,信息不对称,越是大型的企业,受到的冲击会越大。

对腾讯而言,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平台,去适应这样的变化,方便小伙伴们能高效和真诚的沟通,乐问承载了这样的理念。

问:乐问上线以后,有些部门并不希望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在乐问上被讨论,特别是一些“敏感”向内容,比如考核,但你提倡开诚布公地讨论,你不怕因为这种讨论或吐槽太多,导致怨气太重,局面失控吗?

Tony:我相信腾讯是一家年轻的有朝气的公司,同事们的吐槽不会少,但大家有理性、也有能力去寻找问题的解决之道。面对各种吐槽,你装看不见它也不会消失,与其让其在匿名社区发酵和失真,不如在具有建设性的地方去对话,寻求解决办法。

我不担心失控之类的,我相信鹅厂的小伙伴们能带着善意,求同存异的讨论问题,这样对企业、对团队、对个人均是好的沟通方式。

问:不少同事在乐问质疑产品,有些负责人会认真回答,但有些负责人会用千篇一律的方式去回应,如同公关,你怎么看?

Tony:显然前一种方式更好,有问题不要紧,开放真诚的讨论,才能汲取他人智慧。“PR式回答”、“请私信联系”、“我们已经关注到你的提问,谢谢”,这类回应方式,不会得到尊重。

问:尽管是在乐问回答,但有些团队可能担心,自己产品的一些机密内容被泄露出去。

Tony:有这种顾虑很自然,但依然不该说场面话甚至假话,没发布的东西需要商业保密,可以采用适当的方式解释下,小伙伴们也可以理解。而绝对大部分东东是公开的,哪里做的不好这些,用户不愉快,用户有尖锐的批评,这些东东,当然应该真诚回答。

要独立思考,避免人云亦云

问:做产品或服务,有时难免陷入自嗨,进而开始“自我PR”,甚至自吹自擂,不知道你是否遇到过?

Tony:举个例子,大约两月前某天,我的朋友圈被一个叫“微信寻找失踪儿童”的活动刷屏,很多同事在转。我点进去体验了一下,感觉非常惊讶,其技术方案非常不合理。

我在微信上问微信技术和产品的同事,他们均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了解后发现是外部一个NGO做的公益服务,微信市场部的同学贪功,鲁莽的为他们进行合作的宣传活动。该NGO组织初衷是好心好意的,但他们的技术方案要求大家预先登记孩子的资料,具有严重风险,并不可行。

技术和产品同事发现后,才连夜要求该NGO下架整改,要求他们删除敏感数据,折腾一夜。

当天我看到很多同事在转发,包括一些很有经验的同事。这说明大家有很好的意愿,但却没有亲自体验,人云亦云,看到有同事转我就转,其实这个方案不合理,体验2分钟就能看出问题,资深同事应该是跳出来质疑,而不是人转我转。

问:打着公益的旗号,很多时候人就是会失去理性判断能力。

Tony:第二天我找公益团队的同事吃饭,严肃批评了他们的管理团队。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案例,腾讯人应该去独立思考,去亲手体验,要有批判精神,不能人云亦云。

问:听到有些产品团队,有些部门,领导会要求大家都转发本部门的PR文章,甚至强制转发,从而在朋友圈制造一种很有影响力的感觉。

Tony:我觉得意义很小,给谁看呢?也只是刷刷团队的存在感而已,有多少意义呢?产品和服务好不好,在于用户的感受,而不是部门团队的自嗨。

好的团队应该允许争吵和不同意见

问:有媒体写文章说你是一个固执的人,做出的决定很难改变,真是这样吗?

Tony:我确实蛮固执,做产品的人大多数都很执着,每个产品人都有对产品理念固执的一面,通过团队切磋、PK、沟通,可以相互取长补短。我觉得团队成员间应该相互信任和包容,允许碰撞和试错,有争执、有不同观点,不是大问题,只要求同存异,互相包容就能更好地发挥个人和团队的力量。

问:这是你当年创业的经验还是后来工作的经验呢?

(编辑:应用网_扬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