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扬州站长网 (https://www.0514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营销 > 经营推广 > 正文

不管你是哪种类型的朋友圈,你都是在“晒优越”

发布时间:2016-04-20 04:54:07 所属栏目:经营推广 来源:IDG资本
导读:v年轻人越来越小圈子化?朋友圈各种晒的本质都是秀(基因)优越?世界变化太快,新媒体营销、社会化营销应该怎么玩?微博、微信、知乎这些平台,玩法又有什么区别?

例如我参与的 “背诵《岳阳楼记》,免费登楼” 这个商业案例,规则特别简单,创造一套玩法,让每个人都能参与进来。如果我是学霸,我可以去炫耀这件事,如果我是学渣背不出来,我也可以自嘲是学渣。很多人喜欢拿这个事嘲笑或者表达自己的标签,这跟是不是免费登楼的关系其实没有那么大,就是一种自我表达。

再说到新媒体传播,关键是要利用好新媒体上的一些技巧。做广告也好,新媒体也好,本质上来说要的不是一炮而红,这个概率太低了。你指望每个案例都红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怎样能够少浪费一些钱,这已经是很难的事情了。之前我在 TED Talk 上也说过「三个半转发理论」:第一喜闻乐见,第二感同身受,第三 Mark 一记,第三个半转发是抽奖。一个人转发某个内容的原因,归根到底 “比我惨”、“和我一样”、“对我有用”,核心都是 “我”。一定充分相信网民的自恋程度,只在乎自己,“通过表达你,我获得什么”,这是他们唯一在乎的东西。

四、微博、微信、知乎,都一个玩法?

这一部分讲讲微博、微信、知乎这几个新媒体平台在玩法上的区别。

●微博

之前有人说微博衰落了,我一点不觉得。微博是越来越好,尤其是在年轻人这波。第一波人确实不用了,是年纪大的人不用了而已,年轻用户还是非常非常活跃。我定义的微博是基于兴趣的新闻社交平台,比如某个明星对谁笑了一下,这可能不算新闻,上不了任何头条,但对粉丝来说这就是大新闻。粉丝需要这个信息,没有别的地方有但可以在微博上看到,而且还能找到组织,组织还有比拼,谁转发更高。所以这是他们进行比拼,体现价值观、优越感的地方。第二,真正的社会娱乐一定是在微博爆发的,这毫无疑问。现在不管什么传播,最终都是在微博进行放大。

微博上供营销的几块,第一块是草根号,排行榜,笑话精选这些人。他们的特点是快速地 “抄袭内容”,获取大量流量。他们只有流量需求,这是事实。最早时候几百块钱一条,现在几千块钱,可以看做是信息进行快速传播的工具;第二块是媒体,进入微博的这些媒体,商业价值并不大,效果比较差,但它可以起到评论和盖棺定论的作用;第三块是明星、网红、Kol,现在的微博价码 20-40 万不等,60 万一条的也有,大部分号其实是用来资源置换的,并不是真正买卖的。

第三块他们的作用是什么?假设我是个卖面膜的微商,找明星用了以后,微博截图放到商店里去,这种方式就比较实惠;而让他帮你转发一条活动,这是非常亏的行为。这块真正所谓社会化媒体用得多的还是网红、段子手、漫画手、美女、帅哥、主播,主流的也不拿他们做渠道用,而是发挥其属性。总结一句话:大号作用,是示范作用,而不是传播作用。因为他有两个价值,第一原创价值,第二渠道价值。所以最好的用法就是示范作用,发明一套玩法,让大 V 示范。网民可以这么去表达自己,做这么个事,甚至转发也是一个示范。

关于微博热门话题。其实这套玩法是我发明的,2013年 七八月份,营业额从一个月六七万,经过两三个月一下到了四五百万。后来不到半年时间,我让业务员一定不要推荐这种玩法了。说白了,热门话题这东西,就是乙方骗甲方,甲方骗领导。它真正的作用很小,只是好看,完成一批 PR 额而已。所以千万不要迷信数据,看不见的东西才是真正的东西,尤其是营销,不要看数据,真的靠感觉。

●微信

目前来看,微信还完全是工具。拿朋友圈来说,做营销的人,朋友圈里的好友也许 1000 人不奇怪,往往有两三千人。但一般人,微信好友也就一两百人。对他们来说,信息远远没有到够用的程度,他们很缺信息。高中生也用微信不多,一是因为老师和家长都在上面,很无聊,不够酷;二是因为没有需求,同学们还没认识过来呢。所以他们对微信并不是很感冒,对他们来说还是微博,快速找到和我沟通成本低的人,这对我更重要。如果你觉得微博没有意思的话,还是因为你没有找到人。和你一样的人其实有大把大把存在的,是非常有趣的群体,找到他们后你是离不开他们的,会变成每天的生活必需品。

微信有三个途径,一个是公众号、订阅号,订阅号很简单,发出去多少人看、转发。标题写的好就有转发,标题不好就没人转发。第二个是 H5,其实 H5 打开第三页的概率已经低于 0.05%了,除非你要一个针对少数铁粉需求的工具,否则我不认为他是传播用,甚至说所有说他好的都是行业内的人,仅此而已,多数是自嗨。第三个就是朋友圈,平常刷朋友圈,发一些你在努力工作的状态。而努力通常并不能改变结果,努力只是让人愿意帮你,这就是刷朋友圈的好处和作用。它并不能带来什么实际结果,但是长时间努力总会让有能力改变结果的人帮你,这是微信的用法。

●知乎

知乎是一个讲理的平台。每个时代、每个朝代,被记录下来的,只有几十人,最多上百人。为什么只要几百个人?因为他们在讲理,在用理进行 PK,把理讲得好的,会被十万粉丝小号、微信公众号抄走。能产生值得被抄走的内容,这是他们真正有用的地方。

因为是讲理的地方,在知乎上,危机公关用的比较多,属于技巧性的用法。当然还是能够在里面通过占理的方法,让产品和品牌树立相对好的口碑,其他人再把内容进行复制放大。

剩下一些平台,豆瓣也好,天涯也好,都不是主流了。现在是把其余平台上适合的内容进行截图,再反过来在微博、微信、知乎上进行传播。

五、新媒体传播法则,六句话

第一、确认是否适合新媒体传播,是否划算,是否有必要。新媒体传播并不是万能的,有些落在媒体做不一定好,地推好就用地推;如果能让用户自发传播东西,也没必要买大号传播;想明白是不是符合年轻人(新媒体受众)定位,是不是能被人用来表达自己,否则没必要做新媒体。

第二、想清楚第一批受众是谁,先告诉他们,让他们帮你去传播 “你的好”。

第三、切忌大而全。有人说我先做一个开始,然后高潮,结局这样,我从来不相信这些东西,在新媒体上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编辑:应用网_扬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